学府网 > 杂谈 > 正文

​千古奇丐武七

2024-12-09 22:58 来源:网络 点击:

千古奇丐武七



提起乞丐70后80后脑子里估计都会有金庸小说里,丐帮帮主洪七公的形象。

今天说的这位乞丐虽然没有洪七公举世闻名降龙十八掌,可他对后世的影响绝对不比金庸创造的小说人物差。

他是谁呢?他就是清朝大名鼎鼎,唯一入了正史,留名清史稿千古人物奇丐武七。



光绪帝不但赐了他黄马褂,还赐了“乐善好施”的扁。

武七到底有何德何能被皇帝嘉奖呢。

还要从头说起。

武七排行老七,因为家里顶梁柱父亲早亡,家徒四壁的武七为了活下去,只能沦为乞丐。

少年武七挨了多少白眼和侮辱都数不过来了,露宿街头被恶狗肆意追咬,吃了上顿没下顿,小小年纪饱受人间酸楚。

武七到了14岁是他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,这一年他去给人家做长工,整整做了三年,雇主却欺负他不识字,是文盲,做假账套路他。

武七从十四岁给雇主干活到十七岁,雇主居然一分钱也不给,气的武七跟主人大吵起来,最后武七不但没要犯工还被雇主毒打了一顿,年轻气盛的武七,气到吐血,三天三夜不吃不喝。

武七愤怒的眼神,久久看着头上天空,他骨子里犯起了狠劲,他一定要办义学,让全天下的穷人孩子都能够读书明理,不再受有钱人的欺负。从此他一生行乞,立志要办义学,在中国古代办学,无论是书院还是私塾,或是官方,或者是一方豪富才能做的到的事。

但是这个叫武七的乞丐却做到了,他穿着烂衣破服,食不果腹,吃的是别人施舍的残渣剩水。

一边乞讨,一边省吃俭用存钱。

还自编歌词:吃杂物能当饭,省钱修个义学院。

他行乞走遍全国各地。

到了光绪十四年,武七真的在山东堂邑县办起第一所义学,崇学义塾,为了求人任教,武七还到处跪求有学问的举人,进士,为了让穷人的孩子能够读书,他又去跪求孩子的父母,就这样义学办了起来。

武七靠着乞讨,先后办了三个义学。

武七的事迹传到山东巡抚张曜直耳朵里,大为震动,给武七赐名训,还给他银银,免赋税。

后来武七的事迹轰动朝野,光绪帝大为震动,赐黄马褂和牌匾给武七褒奖。

很多人不能理解武七的行为,苦了自己,甜了别人。

我们常常说传统美德,传统美德是什么呢,也许就是人性中的善良吧。

古人云,善人同处,则日闻嘉训。

武七留给后人最好的嘉训就是:首心不守富。

你怎么看这个千古奇丐武七呢?